找到相关内容826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陀核心思想——拈花宗旨传入中国后的历史进程和影响(二)

    业。造罪业堕三恶道,造福业生三善道,造无漏业或得声闻果、独觉果。若知诸法自相皆,或入菩萨摩诃萨,或证无上正等菩提。”不知诸法自性造业成四果,知诸法自相,即为无上正等菩提等。《放光般若波罗蜜经》佛...佛陀核心思想——拈花宗旨传入中国后的历史进程和影响(二)  “缘起性”,由缘起明无我,稍接触教理的都觉得耳熟能详,但这已变成一个名相概念,不是深刻的体悟。《大智度论·缘起品》记佛告阿难云:“是因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52959475.html
  • 禅宗功夫哲学的方法论检讨

     无所得为其心法的内容呢?这就要由佛学本体论的最高境界范畴是一个般若义的自性清净状  态中言,本体既是清净,而存有者又是五蕴积聚而有,故而功夫即是放舍即是除,本体是般  若义的自性,故所悟者乃以无...悟性,性则无目的,故非道德,它的修持活动的现世性,不过是  大乘佛教六度法门中的表现方法,现世界也不过是修行活动中的一个切近的世界,并非对此  一世界有一个目的性的确定。佛教修行理论由小乘转成大乘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0459588.html
  • 近代中国佛教的反传统倾向与日本的“批判佛教”

    不像分别戏论那一回事, 也就是没有分别戏论所构画的那样实体, 这谓之“无自性”,谓之“”。在形式上, 这无异把分别戏论给予现象的染污去掉了, 而见着它原来的寂静面目, 所以谓之“法性本寂”。[2 ] ...论。有的以为不然, 见无常不一定见理, 要通达内而身心外而世界的一切皆无我, 才是正见实相。通达我法无自性, 是中期大乘的特色, 所以就称之为性空论。性是说它没有自体, 没有自体怎么就是真理呢?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5659638.html
  • 萨迦派尼僧研究

    该派的最高之见,即轮回涅槃无别见,或真俗无别见。萨迦派认为见中最胜者为中观见,但中观见亦分为两种,一种是诸法由谛实空,即缘起无自性,名为性;一种是由四边戏论,即不住断、常、有、无四边,名离戏性...上守持戒律,奉行众善。然而,此亦仅为大小乘共通之修法。  2、修证境界,即瑜伽行者处于证得三摩地果位之境界。此又分为共同修证和不共修证。共同修证即为显教大乘之修慈悲心、菩提心和性见,断离轮回苦根,...

    德吉卓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2659669.html
  • 藏传佛教道次第概述

    有,没有一个条件能独立存在和单独起作用,所以提出万法缘聚而生,缘散而灭,无自性可言。这就是中观应成派的“缘起性”理论,万法缘起有自性。就这样,藏传佛教教徒一生的学修要经过外道诸宗——佛教小乘有部—...方法,其中“智慧支”的修炼方法是,让心专注一境,通过智慧消除一切戏论,明观自性法身。其余三支是从智慧渐生的常有的寻思、远离性相的伺察和身心生起喜乐感受以及修行对境有境无混合之乐。运气,也叫“行风”,...

    克珠群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1159708.html
  • 佛教与自然生态(下)

   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“缘起性”的道理:“犹如钻木取火,然后火生;火亦不从木生,亦不离木。若复有人劈木求火,亦不能得,皆由因缘会合,然后有火。”因此《大宝积经》云:“以众缘故起,一切无坚实。法语自性,...佛教与自然生态(下)  三、山河大地皆为佛体  1.山河大地展现的佛体  ?霹雳创始 ?孕育万物 ?丰富文化  2.佛教与山河大地  ?深山古寺 ?缘起性 ?万法唯心  四、日月风雷皆为佛用  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4360091.html
  • 牛头宗法融禅法的探讨

    智者方知,非言诠悟;"17这里法融显然把握了宇宙真理是无形无象、无声无息的本质,既非以心来体认,也非借语言可表述,是种""的境界;这跟《中论》的"诸法无自性,故无有有相;说有是事故,是事有不然"18...两部作品中进而对主体的心识与客体的外境,以及解脱成佛的关系也作出论述。《心铭》有曰"心性不生,何须知见。本无一法,谁论熏炼;"21从文字的表述上也可以看出,法融较侧重在诸法毕竟自性空寂上作为自身...

    释启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3860614.html
  • 略论经量瑜伽行派

    有「境」无,故立三无性:相无性、生无性、胜义无性。说明谓三性之各别为「无自性」之道理,则称为三无性。由以上三性、三无性之说,而立「非有非」的中道,即三性、三无性具有不即不离的关系。  关于陈那大师...所知的对象,它从来不会独立存在在甚深的禅定之中,禅修者发觉,甚至连天地浩大看似永恒的东西,也是依于心识而存在,于是唯识学者用自己所创立的一套独特的说明,以心识唯万法源起之枢纽,来呼应龙树的「缘起性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2861037.html
  • 藏传佛教与活佛

    中甸的格丹松赞林寺,北京雍和宫等也都是格鲁派的著名大寺院。  格鲁派的佛教理论继承阿底夏所传的龙树的中观应成派思想,主张缘起性。所谓缘起,即待缘而起,也就是说一切法的产生均有原因;性则是自性的略写,一切法均无自性,从缘而起,这便是缘起性。修行上采取“止观双运”的修行方法,止观兼重,即主张止往修、观察修两种轮次修习。格鲁派认为,修止就是把心安住于一境,如果得到轻安之感,即是止的本体;修观就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1261080.html
  • 说 “无念为宗”

    说,五蕴原非我、四大本来(万法自性),何体之有?所以首先须明白,佛法中的体只是方便安立的名相,并非指西洋哲学意义上的本体或实体,亦不具根本意义,此义张尚德先生在《王阳明的悟道》一文中言之甚明: ...15]   此三者,其内涵无二无别,皆指众生心的性实相而言,如果于此妄加分别,那就等同戏论。众生之本心或自性有何特性?六祖曰:“无相”、“无念”、“无住”。本心、自性何以无相?因为究实而言,本心、自性...

    冯焕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3761316.html